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高中生物数字化实验室的创新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

2025-8-9 10:22:36

核心价值

🌿 从“纸上谈兵”到“数字探秘”
打破传统生物课堂边界,以“智能硬件+数字平台+大数据分析”重构学习场景,让抽象的生命现象可感知、可操作、可创造!

创新教学模式亮点

🔍 三大技术赋能,解锁生物学习新范式

1️⃣ “虚实融合”实验系统

  • AR显微镜:扫描标本即生成3D细胞结构动态模型,支持旋转缩放观察
  • 虚拟仿真平台:高危实验(如DNA重组)安全模拟,失败可无限重试
  • 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植物光合速率、动物心率等数据,自动生成曲线图表

2️⃣ 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 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实验操作视频分析,精准定位学生知识盲区(如“减数分裂步骤混淆”)
  • 自适应题库:根据错题自动推送变式训练,如用“果蝇眼色遗传”案例巩固基因规律
  • 虚拟教研助手:AI生成实验报告框架,辅助学生提炼科学结论

3️⃣ 项目式跨学科实践场

  • “校园生态监测”项目:利用传感器网络持续采集环境数据,结合统计学分析生物多样性
  • “基因编辑伦理辩论”:通过数字案例库调取CRISPR技术前沿争议,培养批判性思维
  • “3D生物打印设计”:使用TinkerCAD软件设计人工器官模型,衔接工程学思维

学生能力成长图谱

🚀 在这里,你将获得
✅ 科学探究力:从“按步骤操作”到“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 数据素养:学会用Python清洗实验数据,用Tableau可视化呈现
✅ 生命观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理解“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
✅ 社会责任: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出校园节能方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真实课堂场景还原

💡 一节典型的数字化生物课
9:00-9:15 课前预习

  • 学生通过VR眼镜“进入”人体循环系统,预习心脏结构
  • AI推送个性化预习任务单(如“绘制心室收缩动态图”)

9:15-10:00 实验探究

  • 分组操作“智能光合作用实验箱”,自动调节光照强度并记录O₂释放量
  • 实时投屏各组数据至交互白板,生成班级对比图表

10:00-10:30 深度学习

  • 调用平台中的“光反应-暗反应”数字模型,拖拽改变酶浓度观察产物变化
  • AI分析学生操作日志,推送“卡尔文循环”微课视频补强薄弱点

10:30-11:00 拓展应用

  • 设计“提高大棚作物产量”方案,整合传感器数据与遗传学知识
  • 将方案上传至区域教育云平台,参与跨校项目评比

教育理念升级

📚 我们重新定义生物课堂

  • 不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而是“问题驱动→技术赋能→迭代创新”
  • 不是“记住孟德尔定律”,而是“用CRISPR模型设计抗病水稻方案”
  • 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连接生态学、伦理学、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网络”

成果与认可

🏆 数据见证成长

  • 90%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达新课标“高水平”层级
  • 3年累计产出27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 被省教育厅评为“数字化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