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

2025-7-21 00:35:35

二氧化碳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吸收技术或电化学原理。红外吸收型传感器通过测量二氧化碳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来计算浓度,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而电化学传感器则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检测,成本较低但寿命相对较短。此外,固态电解质和光学荧光原理的传感器也在特定领域有所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例如,在办公楼、学校和医院等密闭空间中,传感器可实时监测CO₂浓度,联动新风系统调节通风量,避免因浓度过高导致人员头晕、注意力下降等问题。在农业领域,温室种植通过传感器精准控制CO₂施肥浓度,可提升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最高增产达30%。工业场景中,发酵过程监控、冷库安全预警等也依赖此类传感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二氧化碳传感器正与智慧城市系统深度融合。例如,部分城市已将传感器接入公共建筑管理平台,实现能耗与空气质量的协同优化。未来,随着MEMS工艺进步和算法优化,低成本、微型化的传感器将进一步拓展至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级市场,为健康生活提供数据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场景对传感器的量程、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差异较大,用户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类型。